冬至,吃湯圓的藉口。

不過偶爾給自己一個藉口又何妨呢?

以前總不太留意此類節氣度日的。父親是個從小被養了好胃口的人,母親算得上是傳統客家小女人,所以順應節氣該有的東西,時間到了就會在家裡出現,比方新年的甜鹹糕點、端午的南北粽、秋分的蟹還有冬至的湯圓,一直以來倒也不太刻意留意。


去年正歷經大學剛畢業,匆忙的進行了很多事,冬至這一天在幹嘛記憶實在模糊。

這一年從受教養的女孩到獨立。過程中才明白,獨立是必須去切割很多關係的一條路,除了家人我無暇關心其他,順其自然把自己搞得更孤僻,然後因此與父母談話關係轉為對等之後,切割的部分似乎也到這一塊上來了。


今年冬至恰逢週末,父母回外婆家過,我沒有隨行。

回去前母親輕描淡寫的提到了外婆搓的湯圓,距離上一次吃的記憶已經久遠不可考,這一提不知道為什麼讓我冬至這一天胡思亂想特別多。


外婆是個傳統堅忍的客家女人,雖然我對所謂客家人的形象不是很具體,但是又很清楚的知道那就是我外婆。

面對丈夫沉迷宗教、離家棄養,她一個人種菜養雞養大5個孩子,第6個雖然不得已送養別人,不過後來相認倒也無怨。至今她還是很硬朗,每日勞動,家裡時不時會出現她贈與的地瓜葉等菜葉,還有比土雞體格還阿諾的全雞。真不是蓋的,脂豐肉彈,久煮也不乾澀,皮留下來滷筍干,肉用鹽水燙熟單吃最不浪費它的好滋味,雞大骨更硬到快透明,熬湯最棒。

家逢喜事或是宴客、冬至這一天,外婆家就會熱熱鬧鬧的老小一起搓湯圓,白的紅的煮一大鍋客家鹹湯圓,從前吃來並不特別喜歡,後來跟著母親回去的次數極少,又以品嚐美食為樂之後,才發現外婆做的客家鹹豬肉、鹹湯圓,真的是外面比不上的好。


說起來我把親戚間的關係也處理得很淡,但是今年不知道為什麼,莫名懷念起那碗我向來只有淺嚐的鹹湯圓。


幽幽的渴望那個朦朧的溫暖,於是留守台北的兩天我吃了包餡花生湯圓、芝麻湯圓,隔天又吃小湯圓、鹹湯圓。


不怎麼冷的冬至夜晚,打著飽嗝。

心卻怎麼也不滿足。




我私自的體覺,冬至吃湯圓的重點不是湯圓,而是團聚的幸福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